近年来,渭源县把旅游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依托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内涵,促进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发展,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扩大“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一一红火渭源欢迎您”品牌影响力。今年前5个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61.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89%、127.14%。
渭源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历史悠远长久、风光秀美,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雪山冰川、高原草甸、青山秀水、森林云海等奇美绝伦的自然风光,境内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文化交相辉映,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县内有4A级旅游景区3处,古文化遗址111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市县级文保单位36处,最具代表性的有夷齐陵园、首阳山辨碑、秦长城遗址、悬臂式纯木拱桥一一灞陵桥等。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被评为“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
近年来,渭源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措并举推动县域文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坚持以生态为形、以文化为魂,不断的提高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坚持文化引领、生态优先,创新资源保护利用模式,持续把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不断的提高供给水平和服务的品质,加大优质旅游服务产品供给力度,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消费体验,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加速集聚推进文旅产业集群建设,立足“文旅赋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锚定目标、科学谋划、加压奋进、跳起摸高。按照“四群八链”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要求,紧盯文旅100亿级产业集群新目标,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系统谋划整体布局,积极构建“核心景区牵引、乡村旅游支撑、文化活动赋能、旅游要素配套、宣传包装引流”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核心景区牵引文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以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支撑文旅产业持续振兴,充分用好20度夏天的金字招牌,将文化塑造贯穿于文旅活动举办,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加大宣传包装引流力度,线上线下发力的新局面。深挖渭源自然生态和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拓展景区空间、丰富旅游业态,培育壮大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科普旅游等文旅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追赶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优化与县域旅游相关项目规划设计,探索景区管理经营新模式,全力以赴引客源、促消费、增收入,为全县文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精雕细琢提升景区建设管理上的水准,着力整治环境卫生,推进景区精细化、智慧化、安全化管理,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强化协同配合,精心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实现景区景点成线,串珠成链,着力构建“大景区+全域游”发展格局,让旅游产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平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滚多雄辞去平凉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
平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陶卫方辞去平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