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上级批准,赵王大街跨支漳河大桥正式命名,这座河北省第一宽度钢-混组合、全国第二座双层悬挑共体式斜拉桥名称被定为“东湖大桥”。
交通路网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力引擎。赵王大街项目是全市重点交通项目,备受广大群众关注。作为该项目控制性工程,赵王大街支漳河大桥的建设,不仅是该项目重大链接工程,更是东湖新城标志性建设工程。近日,经上级批准,赵王大街跨支漳河大桥正式命名,这座河北省第一宽度钢-混组合、全国第二座双层悬挑共体式斜拉桥名称被定为“东湖大桥”。
赵王大街是邯郸市东湖新城规划中的重点道路,北起邯临公路,南至人民路,全长6.45公里,是我市东区的中轴线、城市主干道路,与邯临(漳)快速路连接,对完善东区路网结构、拉动东区经济发展、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而东湖大桥是赵王大街上的一颗明珠,即将成为邯郸东区新的地标性建筑。
记者了解到,全长398米的东湖大桥于2019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12月26日完成大桥1号主桥墩盖梁浇筑后,全面转入主梁和索塔施工。今年上半年,市交通部门克服疫情防控影响,提前谋划,倒排工期,督促实施工程单位挂图作战,加大人员和机械投入。1月17日,大桥成功合龙,该项目主体完工,转入附属工程项目施工阶段。5月18日,大桥桥面铺装和护栏基座浇筑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大桥主路沥青路面摊铺完成100%。
“东湖大桥是我省第一宽度钢-混组合。”说到“钢-混组合”,市交通运输局公路项目办副主任韩武松和记者说,东湖大桥设计理念采用全寿命周期设计,在设计阶段主要从构造设计、材料选用和BIM设计3个方面做质量控制。
韩武松说:“在构造设计上,上部结构采用波形钢腹板PC钢混组合梁,较预应力混凝土梁自重降低30%,较钢结构造价降低20%,充分的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性能。在材料选用上,对全桥混凝土按照环境类别和使用性能进行分类,对照分类标准采用不一样的耐久性设计指标。桥梁主承重结构斜拉索采用填充型环氧钢绞线,是目前防腐等级最高的斜拉索。在BIM设计上,从钢筋、模板到各部位成型,项目部均采用BIM建模,通过建模,先在电脑上进行演示,使工作人员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工程各部位的特性。大桥下塔柱、上塔柱为异形结构,模板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选用大型模板加工公司,模板制作采用BIM建模,选用等离子激光切割车床,使用先进加工工艺,确保模板的精确加工。”
近日,经上级批准,赵王大街跨支漳河大桥正式命名为“东湖大桥”。“在大桥命名的网上大讨论中,‘东湖’这一个名字就被网友提了出来。”韩武松和记者说,“该桥位于我市东湖新城,且紧邻规划的东湖,以‘东湖大桥’命名,符合一般构造物的命名规则,简明易懂的同时兼顾群众的呼声,更明确了大桥的地理位置。”
“东湖大桥是全国第二座双层悬挑共体式斜拉桥,其斜拉桥主塔采用纵置设计,高度45米,高度方向采用4种不同曲线方程控制线形,造型饱满,截面变化流畅。大桥主塔造型按小篆‘合’字设计,又宛如荷花花蕾含苞待放,彰显了邯郸这座三千年古城融合发展的理念,又体现了邯郸人民的朴实情怀。”韩武松和记者说,大桥跨河主梁采用双层设计,上层设计为双向八车道机动车道,宽度37米,提高了车辆的快速安全通过性。下层充分的利用主梁悬臂下方的空间,宽度7米,设置成非机动车道,实现了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彻底分离,提高了安全性。下悬通道采用“半封闭”结构设计,沿河一侧全部打开,除了给行人一个较为安静的观景空间,下层夜间照明也能够完全满足夜景亮化要求,到了夜晚,远远望去,犹如一条光带跨越支漳河分洪道。
6月22日15时30分,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摊铺结束,历时32个月紧张施工的东湖大桥,顺利完成沥青面层摊铺最后一道关键工序。
采访时,韩武松激动地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程建设力度,抢抓施工有利时期,开展交通标志、标线与照明系统施工,力争东湖大桥8月份完工通车,届时赵王大街邯临路至人民路段将实现全线贯通。”
新区建设,交通先行。交通是发展现代化经济、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大动脉”,赵王大街邯临路至人民路段全线贯通后,对完善我市路网结构、打造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提升主城区承载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将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东湖大桥的正式通车,无疑是对邯郸东区交通路网的再一次升级,将对邯郸东区中央商务区、东湖新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将彻底打通东区南北交通圈,荟萃人文、繁华、人居,成为东区发展中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