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西北和北部分别与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接壤,东部和东南部分别与塞尔维亚、波黑、黑山为邻,南濒亚得里亚海,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6万(2022年)。1991年独立前它隶属于前南斯拉夫。2006年起,我四五次访问克罗地亚,参观了众多的桥梁,与萨格勒布大学共同组织了多次拱桥学术交流活动,与许多桥梁专家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啊,朋友再见》是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放映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曲。歌曲豪放有力,同时又委婉优美,成为当时中国青年人个个会唱、人人爱唱的歌曲。
电影中的桥以塔拉河谷大桥为原型。该桥位于黑山北部(现黑山共和国境内)。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横跨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共有五跨,全长366m,见图1。要用少量的炸药炸毁该桥并难以修复,游击队以靠在一边的主跨为炸桥目标。主跨跨径114m,桥面距河面172m。要在强敌守卫的情况下,在高高跨越深谷的桥梁上安装炸药并引爆,一次成功,炸桥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他恰巧是大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后,大桥设计师最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的桥。这个情节不禁让我们想起茅以升与钱塘江桥的命运。不同的是,参与炸桥的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Lazar.jaukovic)在1944年8月被侵略者杀死在桥头。
电影《桥》给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年轻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遗憾的是,多年以后,伴随苏东剧变,南斯拉夫分解成六个国家,克罗地亚就是这里面之一。虽然政体改变了,但我们与这些国家人民依然保留着一种特殊的友好感情。
前南斯拉夫不仅在山区中修建了大量如塔拉河谷大桥的大跨度拱桥,在亚得里亚海沿岸也修建了众多大跨度混凝土拱桥,最为出名的是1979年建成的KRK-I号桥,跨径达到创世界纪录的390m。大桥建成时,我正在福州大学读本科,《桥梁工程》老师告诉我们这一消息时,特意指出拱桥虽然是我们的祖国的主导桥型(当时),可我们最大的跨径才150m(四川马鸣溪大桥),相差不止一倍,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超越。
上述这些桥梁都位于今天的克罗地亚境内。2006年5月,我在萨格勒布大学土木系主任Savor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亚得里亚海沿岸五六座大跨度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印象最深的当然是26日参观的KRK-I号桥。我们不仅乘船整体观赏了大桥的外观(图2),而且在桥梁管理处负责人的带领下进入到Krk-1号桥的主拱内。Krk大桥是为开发Krk岛上的石油资源修建的,由主跨390m 的I号桥和主跨244m的II号桥组成,总长1430m。桥梁除通行车辆外,还要承载输油管线)。拱脚处的水平撑杆除了用于抵抗主拱的水平推力外,还可将输油管架于其中,之后通过引桥下的斜坡(图4中具有铺砌的斜坡)。
站在拱内,望着没有横隔板、不断向上延伸的空间,我不禁感慨万分。当年读本科时,南斯拉夫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遥远,感觉这座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那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我能钻到这座桥的拱圈内,细细地观看,认线月,在政府间合作计划资助下,由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和福州大学主办的中国——克罗地亚拱桥学术研讨会两次在克罗地亚召开。会后参观了该国一些代表性桥梁,当然少不了Krk大桥。
当大家乘坐着快艇前往时,眼前蔚蓝色的海水闪着钻石般纯净的光,Krk桥两拱连跨,在海面上画出了两条壮观而优雅的弧线。在克罗地亚朋友手风琴的伴奏下,大家一起唱起影片《桥》中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啊,朋友再见……”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
克罗地亚的国土形状像一只振翅飞翔在亚得里亚海边的大鸟,首都萨格勒布就是它跳动的心脏。其地形可分为三部分:西南部和南部为亚得里亚海海岸,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中南部为高原和山地,东北部为平原。气候依地形相应分为地中海式气候、山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克罗地亚拥有17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个岛屿散落在亚得里亚海沿岸及海中,克罗地亚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是欧洲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克罗地亚海岛众多,桥梁技术具有传统优势。他们不仅有举世闻名的Krk桥,其实早在1966年和1967年就修建了跨径分别达246.4m和193.2m的Sibenik桥和Pag桥。
由于克罗地亚在上世纪90年代的独立战争中大量的桥梁遭受破坏,同时又是前南斯拉夫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独立战争后至今,一直在进行着大规模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中间还包括了数座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如战后重建的新Maslenica桥(主跨200m,1997年建成)、Krka桥(又称Skradin桥,主跨204m,2005年建成)和Cetina桥(主跨140.27m,2007年建成)。
克罗地亚的混凝土拱桥施工基本上采用无支架的悬臂施工法,其中Krk桥采用预制构件的悬臂桁架法施工,其他的均采用斜拉悬臂浇筑法施工,在混凝土拱桥实施工程技术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Krk桥采用悬臂桁架法施工,仅靠两台吊装能力各为10t的缆索吊机,就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混凝土拱桥。又如,1966年建成的跨径达246.4m的Sibenik桥,是较早采用斜拉悬臂浇筑法施工建成的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在结构方面,克罗地亚的混凝土拱桥也不停地改进革新,如2004年建成的跨径为204 m的Krka桥,桥道系采用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整个结构的自重,比跨径为200m的原Maslenica桥减轻了35%。
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已修建的大跨径的混凝土拱桥的前25座中,中国占有8座,克罗地亚有3座,无另外的国家拥有2座以上的。因此,可以说克罗地亚的混凝土拱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克罗地亚不仅拥有丰富的建桥经验,在桥梁工程的教学、科研方面也成就突出。该国土木工程学科最强的当数萨格勒布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具有克罗地亚最先进的试验仪器与设备,主要进行克罗地亚科技部支持的相关项目的科研工作。学院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著名的材料力学专家铁墨辛科曾在该校任教。
该学院中,以Radic教授、Savor教授为核心的桥梁工程学科,相当长时间内参与了该国几乎所有桥梁的建设与研究工作,掌握着大跨度混凝土拱桥的核心技术,如悬臂浇筑实施工程技术、RPC混凝土拱的研究等。2006年第一次到该校访问时,Radic教授送给我他的桥梁著作。这样一个小国,居然还有本国语言写作的桥梁专著,真是令人惊奇。更令我惊奇的是,Mostovi(桥)这个词似曾相识,与多少年前我在电影海报上看到过的Most(桥)那么的相近。
克罗地亚地处东西欧交界处,国际交流活跃,经常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我参加的2006年国际桥梁会议、2010年的IABSE会议都在位于该国南端的克罗地亚宾馆召开。
Radic教授、Savor教授等多次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对中国的桥梁技术成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2007-2009年该校与福州大学承接了中国-克罗地亚政府间合作计划“大跨度混凝土拱桥的研究”,于2008年、2009年、2011年分别在克罗地亚和中国召开了三届中国-克罗地亚大跨度拱桥学术研讨会(Chinese-Croatia Joint Colloquium on Long Arch Bridges,简称CCJC)。
克罗地亚亚得里亚海海岸南部的末端非常狭窄,其中还有一小段被波黑的涅姆(Neum)所中断,使其南端成为一块飞地。克罗地亚走陆路从北部到达南部,需要经过波黑的涅姆。
2006年5月24号,我们结束了在杜夫罗布尼克的会议, Savor教授开车带我沿着世界级的最美公路—8号公路,在迷人的亚得里亚海海岸边,一路向北前往萨格勒布。
在途中经过涅姆边检站时,根据Savor教授的建议,我坐到了后排,低着头,边境官只检查了司机的护照就放行了。
关于这一段海岸线,网络上有各种说法。有的说,前南斯拉夫解体时,克罗地亚将这段24公里的海岸线拱手相让给波黑;有的说是强势的克罗地亚发善心让给它一小段海岸线;也有的说是波黑硬从克罗地亚手中抢过来的。实际上,这样的划分是有历史法理依据的。
这一段处于克罗地亚的达尔马提亚(英语:Dalmatia)地区,在古代它是一个小公国,因地理优势,一直以来都是列强必争之地。达尔马提亚的南部有一个叫拉古萨的地方,拥有相对独立的主权,17世纪达尔马提亚被威尼斯掌控后,它还保留有较大的独立性。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被威尼斯全面统治,就把北部一小块土地(即涅姆)让给了控制其以北地区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将其归于波斯尼亚省(今波黑)管理,这就是波黑拥有这段海岸的历史法理依据。今天的达尔马提亚,它的首府斯普利特(Split),是第七届国际拱桥大会的开会地点。它是克罗地亚历史名城、第二大城市。
涅姆的存在,将克罗地亚南部国土一分为二,给交通、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不利于国土的安全。因此,他们决定修建一座大桥,从北面的陆地跨过小斯通湾,连接到南面的佩列沙茨半岛,见图12。这样南北的交通不再需要经过涅姆,同时也可为佩列沙茨半岛居民到大陆上提供极大的便利。
当我在萨格勒布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时,他们就介绍了这座大桥的设想,还给我许多相关的资料。由于大桥横跨涅姆港的出港水路,波黑政府对桥的高度提出较高的要求。不过好像要求也不是很高,如果是我们的航道部门,可能会要求一跨而过、水中不许立墩,至少主航道上不许立墩,说不定还为产生桥梁跨径新的世界纪录创造条件。
据说2007年开始,他们就计划修建佩列沙茨大桥,但因资金和政治争议,迟迟未能动工。直到2018年才终于开工。由中国路桥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中标。大桥全长2440m、宽22.5m,为六塔中央单索面钢箱梁部分斜拉桥,见图13。2022年7月大桥建成通车。
但2006年当我经过此地时,当我得知他们要修建佩列沙茨大桥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与中国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力慢慢地加强,我们的建桥技术慢慢地加强,我们桥梁人怎么能不为此自豪,怎么能不为此骄傲呢。
然而,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当我们与小国相比时,一定要注意小国与我们的差距,是由于体量、规模引起的,还是由实际的实力引起的,我们要考虑人均的因素。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以桥梁为例,俄罗斯拥有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桥——俄罗斯岛大桥,而许多小国连300m跨径的斜拉桥都没有,我们就能确定地说俄罗斯的桥梁实力强于他们吗?另外,我们许多人还停留在跨径崇拜上,实际上跨径能说明问题,但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俄罗斯有了俄罗斯岛大桥,我们也没有谁觉得他们的桥梁实力就超过了我们。
记得那年在途中休息吃饭时,Savor教授对当地的桥梁专业的人介绍我时说:这是陈宝春,来自中国一个不大的城市——福州,那个城市的人口只比我们的祖国多几百万。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但是,当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来临时,这个人口比福州人口少的国家,往往能打入决赛、半决赛,2018年获得亚军,1998年、2022年获得季军,令人刮目相看,许多国人也因之而开始了解克罗地亚。
我们挥手向涅姆边检站说再见的同时,我们也要挥手向佩列沙茨大桥说再见,我们要继续努力,我们要不断前行。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前480)曾说过:“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事物没有稳定存在的动态,永远处在变化之中。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每次我访问亚得里亚海湾沿岸的克罗地亚,欣赏着那蓝色的大海,感触那悠久的历史,品味那深厚的文化,拥抱那友好的人民,都有新的收获、新的体验。最近三年,因为特殊的原因,我们的交流受到了影响。我何时还能再听见亚得里亚海的涛声!